
Tatler Home雜誌專訪

報導全文:
談起最初投入創業的原因,明星電控鍾范婷眼睛迸發亮光:「它给我一種科技完全融入生活的感覺,當初是真的被這個產品吸引。」想起剛進電控玻璃製成上游端,當時公司的會議室就安装超大電控玻璃當作白板使用,觸碰後立刻變為透明,自此對這項技術一見鍾情,也在十年后毅然決然挺身創立明星電控。
讓藝術融入生活
踏入明星電控的展示空間,有如進入藝廊的錯覺。一改建材業以功能性為主的陳列展示,邀請擅長生態藝術的新銳插畫家操刀,透過細緻的繪畫與電控玻璃科技,在光影間呈現出台灣扁柏、藍雀和石虎等台灣特殊保育物種,不僅引領參觀者身臨其境的沈浸感,更透露品牌對永續的理念與堅持。
鍾莞婷回想過去遊歷各地,看見 不論是三歲孩童或是80歲的長者,拜訪博物館就像上全聯般自然。創立明星電控後又因時常與室内設計師合作,除了接受設計師在技術上所提出的挑戰,她更有感相比於科技的推陳出新,藝術的表現更能為生活展現不同境界和層次。「一道光影、一抹顏色的改變,都是藝術的表現,我希望透過藝術體現人的生活本質。」
做出能讓客户 WOW 的體驗
放眼市場,人們對生活的期待早已超過「有房可住」的標準,消費者愈來愈注重個人生活品質,這也是錘莞婷將品牌打造得與眾不同的原因。 為了與消費者進行更深刻的對話,她以星巴克對比自己的品牌-―銷售商品,但是以不同型態呈現,更為消費者創造不同的體驗。「與其把咖啡豆裝到麻布袋趁斤論兩買賣,我最想要做的是峰值體驗,幫客戶想到他從沒有想過的解決方案。」她擺脫上游廠商思维,以常態式藝廊型態打造策展式零售。「上游思维與做通路真的很不同,就像你不會要求咖啡豆工廠打造成像星巴克一樣。」這樣的品牌策略,讓明星電控除了銷售建材,也積極開發電控玻璃的可能性。在居住空間狹小的台灣,自創從電控玻璃延伸的折疊牆系统、透明衣櫃、屏風等,都令人大開眼界。
建立同盟感
大學法商雙主修,之后也取得雙碩士,錘莞婷笑稱自己自廢武功,在所有人换上西裝、套裝,從事起薪比自己高好幾倍的產業時,她卻跳行到這個產業。她不諱言身為女性加上一開始是外行人,在建材業、室内裝修領域與工班師傅溝通的困難性。「在這種武場,要看你有沒有一種「氣」,而且必須要和師傅建立同盟感。」她也發現如果要順利溝通要使用和師傅一樣的語言和對話方式,建立信任感。「我始終覺得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。花時間相處,打成一片後,反而有意外的收穫,因為他們會透露一些做工的眉角。」
科技像呼吸一樣自然存在
在傳統產業與老師傅們的溝通歷程、運用科技使人們的生活更為便利的理念,再結合藝術策展開致全新商業模式,這些經歷都一再表露鍾莞婷身為創辦人一路走來的理性與浪漫。訪談的最後,問起對科技的定義,她一派感性的說道:「科技要像呼吸一樣,不需要刻意做什麼,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。」而這或許也是當年她對一見傾心的電控玻璃最真實的體驗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