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電控玻璃/調光玻璃/調光薄膜的應用來由
科普小知識
許多客戶在考慮安裝 電控玻璃(智慧調光玻璃) 時,除了隱私切換的優點,也很關心一個問題:
「電控玻璃有隔音效果嗎?」
今天我們就從聲學專業角度,帶您深入了解 電控玻璃隔音的真相,並分享規劃會議室或辦公空間時需要注意的重點。
電控玻璃的結構與一般單片玻璃不同,它是由兩片玻璃夾帶液晶膜,再透過膠合製程壓合而成。
這樣的多層結構,等同於「雙層玻璃」,在聲音傳導上自然會比單片玻璃更能削弱噪音,對日常辦公或居家環境,已有明顯改善。
在聲學專業上,會用 STC(Sound Transmission Class,隔音等級) 來衡量材料阻隔聲音的能力:
一般單片玻璃的 STC 約在 28–30 左右。
標準膠合玻璃或電控玻璃則可達到 35–37,屬於中高等級的隔音效果。
這代表在日常辦公或居家環境,電控玻璃確實能帶來明顯改善。
很多人希望在會議室使用電控玻璃隔間,兼顧隱私與隔音。然而,實務上常遇到的問題是:
天花板未封板,或隔間上方直接與外部空間相通。
在這種情況下,即使玻璃本身有不錯的隔音效果,聲音仍會透過天花板縫隙傳遞出去,導致實際隔音效果大打折扣。
所以,在規劃會議室時,必須確保天花板有完整倒吊封板,才能真正發揮電控玻璃的隔音價值。
此外,台灣國家標準 CNS 9056 吸音規範中也提到,僅僅依靠牆面或單一材料的吸音數據(如 NRC 值,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)不足以確保隔音,因為聲音會沿著建築縫隙傳播。這也是會議室規劃時必須全面檢討的原因。
再好的隔音牆體,如果配上普通的門,隔音性能往往直接瓦解。
聲音最容易穿透的就是「門縫」:
專業錄音室會採用雙層門框,徹底阻斷聲音傳遞。
高階外商辦公室則會使用高隔音系統玻璃門,一扇造價可能超過新台幣 15 萬元。
這些專業設計的核心,就是在於「降低門縫漏音」。若預算不足而使用一般玻璃門,要達到優良的隔音效果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每個人對噪音的敏感程度不同:
有些人能容忍辦公室外的交談聲;
有些人卻對細微的空調聲都感到困擾。
因此,若是對隔音有明確需求的專案,務必在規劃前邀請聲學專家參與,進行空間設計評估。完工後也要進行實際檢測,確保隔音數據符合標準,而不是單純依使用者主觀感受判斷。
會議室隔音玻璃注意事項:天花板是否封板、牆體結構是否完整。
隔音的關鍵:門縫處理最重要,專業隔音門系統造價高,但效果最好。
專業建議:隔音需求高的案場,一定要在規劃前找聲學專家評估,並於完工後檢測數據。
電控玻璃的膠合結構確實提供了比單片玻璃更好的隔音性能,但真正的隔音品質,往往取決於整體空間規劃:天花板、牆體、以及最重要的「門」。
若空間對隔音有高要求,卻受限於預算,通常難以達到理想效果。建議在專案初期就與聲學專家合作,才能確保空間的實際表現符合需求。